聖文森跟早期的台灣很像
擁有豐富的殖民歷史及文化
還擁有類似的主要出口農產品--香蕉
緯度雖然比較靠近赤道
但其實氣候差不多(台灣比較潮濕一點)
不過食物卻天差地別
這裡的女生發育的很早
我在猜想大概是拜Vancy總是在早上就吃炸雞的關係
早上我看我們藥局的學生常常會去買一種叫做CHICKEN BREAD的東西
那是一種像是台灣熱狗大亨那種麵包
只是裡面夾的不是熱狗
而是炸雞腿、炸雞翅、炸雞塊
其實炸起來的乾乾的
並不像台灣的炸雞總是酥脆多汁
不過有時懶得做中午的便當
買一份3塊錢的CHICKEN BREAD加上PEPSI
倒也是有吮指回味的FU
中餐常見的是ROTI跟便當
ROTI是千里達的食物
用一種像是脆皮烤鴨在用的大張餅皮
將大量調過味的咖哩馬鈴薯泥及滷過的肉塊包入
份量又大又好吃
是我很喜歡的一道食品
不過價錢不便宜
都得花個10~15EC左右
便當有兩種
一種叫做CHICKEN RICE
一種叫做PELAU(皮酪)
基本上我分不太出來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
好奇了很久
終於KENIL跟我解釋說
CHICKEN RICE是白米飯淋上滷好的肉汁(雞肉汁、牛肉汁、豬肉汁)
而PELAU則是新鮮白米連同醬汁一起煮熟
在上面同樣都會放上一塊滷好的超大肉塊(雞肉)
其實成品在我看起來跟吃起來根本是一樣的
但是他們很堅持這是兩道不同的料理
PELAU是他們的最愛
中午出去如果要買PELAU還要碰運氣
因為大家都會先買PELAU,不一會兒就都賣光了
Vancy不太愛吃白的白米飯
一定要在飯上淋上肉汁或把飯弄到鹹鹹的
對於白米飯的香甜原味是不太懂得欣賞的
而且當地米吃起來粒粒分明、質地超硬(很適合炒飯那種)
Elsa的同事之前去台灣研習
對於台灣的白米飯吃起來黏乎乎的很不能適應
真是飲食習慣大不同
當地最便宜的肉類大概就是雞肉
Vancy食用很大量的肉類(連我都服輸)
看到Vancy在買肉真的會嚇到
那是整台購物車都會塞滿的那種
至於青菜
大概只有便當旁邊那一小撮切成絲的高麗菜、胡蘿蔔
一點調味也沒有的乾絲
難怪Vancy們會討厭吃青菜
飲食需要烹調技巧
而除了娛樂之外,SVG另一個單薄的大概就是烹調手法了
最複雜的一道菜應該就是callalu soup
用新鮮的芋頭葉切成碎片下去熬湯
加上新鮮牛肉碎塊一起熬煮上兩三個小時
看橘山的女傭煮過一次,還沒問過詳細的食譜
聽說能煮的好吃的不多
感覺就像是台灣的清燉牛肉湯加上芋頭葉
喝起來很清爽、超有牛肉味的
因為這裡的台灣人還沒人會煮所以不太常喝到
有機會我都會喀上一大碗,滋味真的不錯
SVG四面環海
原本以為他們這裡的海鮮應該會很富饒才對
沒想到,到了日本人為他們蓋起來的魚市場一看
只有少少的幾種魚種:
kingfish(好像是我們常吃的土魠魚)、redfish、yellowfin、snapper
還有dolphin(在美國也叫做mahi mahi,中文名稱是鬼頭刀)
他們不太吃其他的魚種
因為不知道如何烹調,所以抓到也不會帶回港來
連章魚、花枝其他好吃的貝類蝦類都沒能看到
只有很勉強的在吳秘書家中才吃過conch
真是令我失望
連我期待已久的lobster雖說是產季
但都還是得找認識的漁夫預約才能買得到
並不是之前想像的那種龍蝦到處亂蹦的景象
不過之前吃過旅館料理的糖醋mahi mahi
還真的是鮮甜美味到家了
還有的就是之前耳聞已久的山產--Iguana(美洲鬣蜥)
不過並沒有專門的店或攤位在賣
必須是住在山裡的當地人有捕獵到才可能在市場上出現
所以這道菜只能是夢幻逸品
並不是所有當地人都吃過
本來以為我會很適應這裡的食物
因為是一大堆的炸雞、澱粉、餅乾跟飲料
可是這裡的烹調水準實在是跟不上台灣
加上物價高漲
外食的花費實在太高
加上必須努力消耗掉技術團送來的大量蔬菜
到最後不得不犧牲時間來煮三餐
我在SVG的飲食生活似乎得繼續無趣下去了